11月29日晚,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北京日報文藝周刊主編、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的孫郁先生做客胡瑗大講堂,為我校師生帶來了“《新青年》同人的話語方式”的講座。
孫郁教授從自己作家與評論員的視角出發,并結合自己多年的閱讀和研究經驗,講述了《新青年》作者們的政治意識、文學觀念和語言風格。新時代、新風貌、新青年,百年前的“啟蒙”“救亡”運動打破了人民思想上的禁錮,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思想解放運動必然伴隨著話語方式的轉變,研究“五四”的新文化人,不能不考慮他們的話語方式。新文化運動發端于《新青年》,《新青年》在當時首倡白話文運動,深刻影響了白話文的話語革新。陳獨秀、魯迅、劉半農、錢玄同等一批同人,在探索與變革中形成了各具風格的話語方式,也讓《新青年》成為了新文化運動和解放思想的重要陣地。
魯迅研究幾乎貫穿了孫郁教授的職業生涯,孫郁先生主要以魯迅為例,探討了《新青年》同人的話語方式。魯迅先生與《新青年》雜志關系密切,他的作品《狂人日記》最初便是發表在《新青年》上。孫郁教授認為,“魯迅先生的思想并不停留于某個時間段內,而是持續的、歷久彌新的。魯迅在當時提倡使用白話文,現在看來好像很平常,但在當時的語境中,具有深遠的意義?!濒斞赶壬摹犊袢巳沼洝肥侵袊F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他以這種全新的話語方式,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表述對生活和人性的認識。
“五四雖百年,猶思錢玄同?!睂O郁教授特別提到了來自湖州的錢玄同先生,并認為現在的湖州在文化研究上依然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到,錢玄同曾經留學日本,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行文學理嚴明,也不乏激越之處。孫郁教授表示,錢玄同先生對《新青年》影響很大。與魯迅一樣,錢玄同提倡白話文,并主張使用新標點符號。他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作品,并與劉半農合演“雙簧戲”,把正反兩個陣營的觀點展示給讀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擴大了《新青年》雜志的知名度。
“學習同人時期《新青年》的話語方式,是了解新青年精神的有效途徑之一?!痹谥v述《新青年》同人文學觀念和話語方式的同時,孫郁教授鼓勵當代青年要多閱讀,在體會名家思想的同時澡雪精神,并且關心社會和他人,以新時代新風貌迎接挑戰。人文學院學生解永秀表示:“孫郁教授帶領我們走近魯迅、錢玄同等思想先驅,了解《新青年》在近代發揮的作用,感受近代文人為拯救危亡的中國所付出的努力,讓我清晰地感受到,身為新時代青年,應時刻謹記要積極學習新事物,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p>
學生記者:王雲雲 秦辰怡 學生攝影:王語萱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