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洪湖鵬,副市長阮葉萍在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沈斌章,市政府副秘書長沈月強的陪同下來校調研。校黨委書記金佩華,黨委副書記陳永華,副校長潘音,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杜寧,黨委委員、黨校辦主任勞士健出席匯報會。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凌冬,市衛健委主任饒如鋒,市教育局局長金淦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羅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桂眾以及我校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匯報會。
洪湖鵬對學校前期疫情防控和學科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學校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堅決守好校門,牢牢扛起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強化閉環管理,堅持人、物、環境同防,依托大數據等智能化手段,落細健康檢測等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止放松懈怠,進一步配強核酸采樣力量,按照“三天一檢”等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切實做好在校師生、校內人員、學校訪客及后勤相關人員健康管理,堅決守護校園安全。要關心關愛學生,及時回應和解決師生關切的困難問題,努力營造舒心暖心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齊心協力共同做好學校防疫工作。
洪湖鵬指出,市委市政府對湖州師范學院的發展高度重視,下一步要在市校之間形成合力,推動湖州師院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一是要做強優勢學科,做優特色學科、做大新興學科。充分發揮學校小學教育、數學、農學等傳統學科優勢,做優工學、醫學等特色學科,形成學科梯隊。要瞄準湖州新興產業鏈,努力打造與湖州發展緊密相關的新興學科。二是要建強學科師資。要充分發揮湖州師院作為湖州人才高地的優勢,堅持以學科為載體,下大力氣引進高度契合湖州發展的頂尖人才和科研團隊。三是堅持學科共建。學校要梳理1-2個優勢學科方向,進一步加大與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湖州)、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等在湖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將其學科優勢及師資優勢轉化為實現湖州師院學科發展的引擎,推動學科建設邁上新臺階。
阮葉萍在講話中指出,學科建設是助推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湖州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湖州師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一是要凝練學科方向,進一步凝練好與湖州產業發展所匹配的學科方向。二是建好學科基地,堅持做深做透、做精做細、做出特色。三是要轉化學科成果,加速推動學科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四是要強化學科隊伍,建立地方和高校人才共享共用機制。阮葉萍強調,要運用生態思維,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的能力,著力構建學校與湖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關系;要運用跨界思維,充分利用學校及社會資源,建設好科教平臺,最大限度發揮科教平臺的實際效用;要運用戰略思維,進一步優化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要運用社會思維,更加關注地方發展對學科的現實需求,提升智庫決策咨詢的能力和水平。
金佩華代表學校匯報了疫情防控和學科建設工作。他表示,學校全面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認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各項事業發展,全力確保校園安全和師生生命健康。他指出,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線,做好學科特色與地方發展戰略精準對接,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精準對接,科技創新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決策咨詢與主題實踐精準對接。下一步,學校將以“雙百行動”計劃為契機,加速推進校企共引共育“鯤鵬級”人才、共建共享高能級科創平臺,共筑產業和學科雙高峰,探索地方高校支撐地方支柱產業發展的“湖州模式”。
會前,洪湖鵬一行實地檢查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
通訊員:高亞東 攝影:程大宇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